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其他类型 > 开局遇渣爹,我嘎了全家 > 第47章 给二叔出主意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开局遇渣爹,我嘎了全家!

孙老太太:“哟,徐姐,这小姑娘就是你那大孙女吧?”

晏老太太笑着道:“是啊,这是我大孙女晏宁,这不是今天休息,带她来你家认认门嘛!”

晏老太太说完又对晏宁介绍:“宁丫头,这是我的老姐妹,跟奶奶还有你二奶奶关系很好,你要喊她一声孙奶奶。”

晏宁脸上带着笑,“孙奶奶好!”

孙老太太一脸慈祥的笑,“好好好,走进去坐坐,我家有两个比你大一岁的孙女,

今天没在家,改天介绍你们认识认识。”

晏宁看向晏老太太,等着她奶奶拿主意。

晏老太太摆摆手,“就不进去坐了,我还得带她去村里转转呢!”

晏老太太带着晏宁在村子里转了一圈。

路过沾亲带故的人家就跟她介绍一下是什么关系。

路过不好相处的人家,就提醒她不要搭理。

一路上遇到不少村里人。

有人好奇问起来。

晏老太太大方的向村子里的人介绍晏宁。

晏宁一路收获了不少打量的目光。

尤其是路过知青院附近路口那里时。

有两个女的一直盯着晏宁看。

晏宁看着她们的穿着打扮,再加上她们出来的方向,也就猜到了这俩人是知青。

晏老太太冷着个脸,拉着晏宁的手向前走。

等走远了一截,晏宁才开口:“奶奶,刚才那俩人是知青?”

晏老太太恢复了平日温和的神色,“可不就是,穿黄色衣服长头发那个,就是上次晚上来我们家找你二叔的那个何知青。”

晏宁回想起刚才那个何知青的面容,很快和那天晚上听到的夹子音对上。

还真是……声如其人。

两人在村子里转到了十点钟左右,才将整个大柳树大队转完。

晏老太太带着晏宁回了家。

一进院子就看见晏老爷子、晏国殊、晏国栋和晏宇麟在亭子下坐着。

晏宇麟在写作业。

其他三人在聊天。

宋氏在水井边洗衣服。

晏宁扶着晏老太太走到凳子边坐下。

晏国殊在一旁愁眉苦脸的抓着头顶稀疏的头发,“唉!难道真的等他们来之后,让他们打地铺?”

晏老爷子晃晃悠悠的喝着茶,“这村子里还有空着的房子吗?”

晏国殊想了想,继续叹气,“有是有一座院子,但那是有主的,就是村东边秦叔家那座院子,

他家大儿子在部队当兵,小儿子在公社上班,

只有秦叔一个人住,这也不方便啊!”

晏宁在旁边听了一会,大概听明白她二叔是在为什么事发愁了。

她根据看过的众多年代文中的经验,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。

晏宁缓缓的开口:“二叔,这第二批下乡知青什么时候到?”

“还有一个星期,23号早上的火车到达通市。”晏国殊想到这又烦躁的抓了抓头发。

晏宁看着晏国殊,“二叔,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解决知青的住所问题,你听听看能不能行。”

晏国殊抬起头,带着希冀的目光看向她,“宁丫头,你快说说看。”

旁边几人的目光也看向晏宁。

晏宁顶着众人的目光,不自在的开口,

“知青院后面不是还有一块空地吗?

大队可以在那块空地上盖个七八间左右单人住的房子,

盖好后一个月收点租金租给那些知青住,

之前那些知青要是有想住进去的,就让他们交租金,

后面来的那批知青如果想住免费的房子,那就住前面知青院,

后面的房子一间也不用盖多大,里面垒个睡觉的炕和做饭的灶就可以了。”

晏老爷子和晏老太太笑呵呵的看着晏宁。

晏国栋眼含笑意一脸赞许的看着晏宁。

晏国殊拍手叫好,又有些担心,“这办法倒是好,但如果没人愿意租那些房子怎么办?”

晏宁笑笑,“这个二叔你不用担心,前面来的知青不好说,

他们或许已经住惯了知青院,不会出钱租房子,

但后面来的知青,都是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,

有些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,平时的生活享受惯了,

突然来到这乡下,让他们住知青院这种大通铺,吃众口难调的大锅饭,

他们都会受不了的,巴不得能出钱租一个自己单独住的房子呢!

正好这些租房子的钱抵消了盖房子花费的钱。

以后多出来的也算是大队上的一笔收入了。”

现在才1975年6月中旬。

距离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还有两年多。

距离知青大规模返城还有三年多呢!

还能赚两年多的钱。

“好,好,好。”

晏国殊连着说了三声好,“宁丫头你真是聪明,我现在就去大队上找支书,会计商量一下。”

话落,晏国殊急急忙忙出了院子。

晏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晏宁,“我大孙女真是聪明伶俐,

在京市见多识广,眼界也不一样,

脑瓜子都比我们家所有的人聪明。”

晏宁两只眉毛一挑,深深地吸了口气。

她被她奶奶夸得实在是不好意思。

聪明的不是她,是那些写年代文的作者。

晏宁:“奶奶你就是觉得我是你孙女,所以看我哪哪都好,我们家最聪明的人可是小叔,

我和大哥、弟弟三人加起来的脑瓜子还抵不上小叔一个人的脑袋聪明呢!”

能进县委办工作的人脑瓜子可不是一般的精明。

晏宁想起昨晚小叔洞察一切的眼神,言语间不由得暗戳戳的恭维了一下晏国栋。

晏国栋勾了勾嘴角,有些好笑的看着她,

“我们家的确是你最聪明,这么多人只有你想出了这个办法,连我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呢!”

晏宁笑笑,“我们就别互相谦虚了,我的聪明用在了小事上,小叔的聪明体现在了大事上。”

晏宁自知自己可比不了这只精明的狐狸。

一家人正乐呵呵的聊天。

正在写作业的晏宇麟突然插话,“姐,我脑瓜子也很聪明的,全班就我的数学最好,每次都考年级第一。”

院子里的人顿时纷纷笑出声。

晏宁笑着看向晏宇麟,语气认真,“对,弟弟也很聪明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聪明的地方,

我们不用去跟别人比,只要自己心里清楚就好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